正文开始,关于算法面试:
很多人会抱怨自己的面试官有眼无珠,
“我明明做对题了,为什么还是挂了?”
其实问题可能就出在你忽略了——
“沟通能力”也很重要。
现在的大厂算法面试,早就不只是“会做题”就够了。 特别是像 Google、Meta 这样的团队协作导向公司,更看重你能不能和 TA 清晰地表达想法,能不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边沟通边推进。
有些“刷题狂魔”一到现场就低头写代码,思路也不说,流程也不讲,结果就会被面试官默认为“死记硬背”。 ——你能想象现实中谁愿意和这样的人共事吗?
谷歌有个超火的视频就讲到了这个问题,模拟了一次现场技术面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一下【Life At Google】频道,强烈推荐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Ku_SEDAykw&t=199s
推荐大家一定要看最后的点评部分,很有意思。
你会发现,面试考的不只是“你会不会做题”,而是你怎么和人沟通、怎么展示你的思考路径。
这位候选人做得很对的一点是:
他没有一上来就闷头写代码,而是先把题目重新复述了一遍,确认自己理解没偏。接着,他有逻辑地向面试官抛出几个clarifying questions,引导对话节奏,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式。
这在我们这些老面试官眼里,往往比你写对了一道题更有价值。
我也想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算法面试中**“题目之外”**的那部分。
🧠 技术是基本盘,但沟通、共创能力才是你能不能被长期信任的关键。尤其在现在 AI 工程师越来越多的时代,真正被大厂选中的,往往是那些会用“工程语言”与人协作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