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毕业后正值大厂大扩招,我拿到了Google、Meta、Amazon、Netflix的offer。
当时,理智告诉我:Google可能更稳,但Meta的包更高。现实也确实是,我是国本+CMU,只是普通家庭。读书两年,花了不少钱,也欠了些债,想早点补上。
我选了Meta,告诉自己:卷,就卷一次吧。
但现实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顺利。
在Meta 干了近五年,薪资经历过爆炸式增长,也被KPI和组织混乱磨平了棱角。Infra组资源虽多,但很内卷:
两年后我开始意识到,我不是不能卷,而是不愿再用健康换绩效。
Meta这边人际关系比我预期复杂得多,一些项目上因为沟通风格、文化隔阂,常常感觉“你说了没人听”,努力做完也被别人claim了贡献。
加上节奏极快,几乎每天都在为不同版本的roadmap复盘、交付、对齐,内耗让我越来越疲惫。
两年后我意识到:卷不一定等于成长,稳定也不是逃避。
于是我在今年一月决定,目标:冲一次Google,再选一次自己的人生节奏。
这一轮,我不再是“为了薪资最多”来选,而是: